|
《武陵山调研》第三期:加强烈士纪念设施建设与维护刻不容缓
第 3 期
恩施自治州武陵山经济研究会 2020年6月2日
加强烈士纪念设施建设与维护刻不容缓 ——关于恩施州城烈士纪念设施建设情况调查
建设和保护好烈士纪念设施,是传播红色文化,弘扬英烈精神,营造尊崇英烈铭记功勋的浓厚社会氛围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对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加强对烈士陵园的规划、建设、修缮、管理维护。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印发了《烈士纪念设施规划建设修缮管理维护总体工作方案》。为着力推进烈士纪念设施建设与保护,最近我们组织力量,对恩施州城烈士纪念设施建设与保护情况做了专题调查。 一、州城烈士纪念设施建设现状 恩施州城现有舞阳坝五峰山烈士陵园(14座烈士墓)、六角亭象牙山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纪念碑、恩施烈士陵园(何功伟村,下同)等三处烈士纪念设施。近年来,恩施州、市两级党委政府牢记历史,不忘初心,高度重视革命烈士纪念设施的修缮、保护和利用工作。恩施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自2018年12月组建以来,强化组织领导,采取多种措施,修缮烈士墓,以烈士设施更加庄严壮丽的氛围告慰烈士英灵。 (一)强化领导,健全组织保障。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的革命烈士纪念设施修缮工作领导小组。认真贯彻落实《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办法》,多次召开党组会研究革命烈士纪念设施修缮工作,制定具体的修缮工作方案。 (二)深入调研摸排,制定统一规划。组织专班调查,广泛摸排,统筹规划建设烈士纪念设施。制定了五峰山烈士陵园详细的修缮计划;恩施烈士陵园改扩建项目已于2020年4月获批立项且被列入十四五规划。同时,强化对烈士纪念设施规划建设的统筹管理,加强分级保护。长期以来,五峰山烈士陵园与周边农户土地权属不清。恩施市退役军人事务管理局与舞阳办事处及窑湾村组织周边村民勘定了四址界限,为明确土地权属打下了基础。 (三)突出修缮保护,提升整体效能。五峰山烈士墓维护工程已按法定程序招标并正在组织实施,现已对五峰山烈士陵园大门修葺一新,大门左右新建花坛,培植花苗,郁郁葱葱,对五峰山陵园墓碑上刻有“烈士”字样(14座墓碑)且查明烈士事迹的李世刚等9名烈士的墓碑、墓体进行了修缮;完成了六角亭象牙山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纪念碑周边的林木修剪和整体绿化。 二、州城烈士纪念设施建设存在的困难问题 (一)归葬混乱。通过查阅档案和实地勘察,“五峰山烈士陵园”名为陵园实为墓地。五峰山墓地内现有坟墓167座,其中墓碑上刻有“烈士”字样的14座,有碑有墓的132座(州级干部79座、市级干部29座、群众24座),无碑墓葬的14处,有碑无字的墓葬1处,无墓无碑(空穴)6处。陵园归葬混乱,不宜烈士安息、不能发挥褒扬烈士、教育群众功能。 (二)设施设备不配套。突出表现为恩施烈士陵园无配套设施。2003年,恩施市人民政府投入近200万元,将何功伟、刘惠馨两名烈士的忠骨由五峰山迁至恩施市小渡船办事处方家坝村,在此建立恩施烈士陵园。2014年3月设立“恩施市革命烈士陵园管理所”,2015年12月恩施市编办核定恩施市革命烈士陵园管理所事业编制2名,明确其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目前,恩施市革命烈士陵园无办公场所,停车场、业务用房和展陈厅;何功伟、刘惠馨烈士墓前场地狭小,服务功能弱,不便于很好的传播红色文化,弘扬英烈精神,尤其不便于开展缅怀先烈、教育青少年活动。同时,六角亭象牙山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纪念碑业务用房被恩施市民政局当年(具体时间不祥)安排他人作为居住用房,至今未予收回。 (三)基础工作量大。对所有墓碑破旧、字迹风化的烈士墓的修缮与维护,首先必须考证其烈士身份并征得烈士亲属的知情和认同。在五峰山墓地内尚有魏家顺、白炳祥等5座烈士墓碑破旧、字迹风化。恩施市退役军人事务管理局自组建以来根据墓碑显示情况,多方与其原工作单位和其近亲属联系,迄今均未查找到任何档案和文字资料,致使恩施州城烈士纪念设施修缮与维护并非一日之功。 三、几点建议 (一)加快烈士纪念设施建设步伐。恩施烈士陵园改扩建项目,总用地面积57249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165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650平方米,新建停车场1500平方米,包括墓地搬迁和新建展览厅、业务用房、烈士纪念碑、纪念亭美化绿化等设备设施,总投资3638.6万元。该项目的实施是解决现有五峰山烈士陵园墓葬混杂、恩施烈士陵园设备设施不配套的重要举措。恩施市委市政府要切实将恩施烈士陵园改扩建项目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恩施市退役军人事务管理局作为项目主管单位,应尽快会同有关部门完成项目建设前期工作,争取项目早日付诸实施,确保在3年内建成。 (二)强化烈士纪念设施保护与管理。要切实加强烈士纪念设施管理维护,明确保护管理责任。对原安排他人作为居住用房的六角亭象牙山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纪念碑业务用房应由政府采取积极措施予以收回,完善象牙山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纪念碑配套设备实施,美化绿化,使其更好地作为烈士纪念设施常年对外开放。 (三)广泛收集革命烈士事迹、遗物。由退役军人事务管理局、史志办(党史办)、档案馆等相关单位联合组织开展革命烈士史料收集工作,广泛收集、整理革命烈士光荣事迹、遗物,丰富烈士史料。尤其要加大对现在尚无任何文字资料、档案的五峰山墓地内魏家顺、白炳祥等5座烈士的相关资料的查找收集力度,以待考证其烈士身份并征得烈士亲属知情和认同后,对其墓碑、墓体进行修缮,待时机成熟后,一并将五峰山烈士陵园内烈士墓迁往恩施烈士陵园。 (四)充分利用烈士纪念设施,提升宣传教育功能。切实利用好烈士纪念设施,强化服务理念,丰富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模式,增强宣传教育功能。利用声、光、电、色等现代科技手段,展示革命烈土形象、历史文物、事件;运用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烈士纪念设施”、微信公众号、公益广告等多种方式,讲好英烈故事,推进红色旅游,传播红色文化,弘扬英烈精神。 责任编辑:汪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