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依宪立法,健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制度机制引导各族群众增强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要内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制定民族团结进步促进法,健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制度机制,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并强调“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健全保证宪法全面实施制度体系,建立宪法实施情况报告制度”,“统筹立改废释纂,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完善合宪性审查、备案审查制度,提高立法质量”。2024年9月召开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强调,“依法治理民族事务,不断提高民族事务治理能力和水平。”这里所说的“依法”,最为根本的就是依据宪法。要贯彻依宪立法原则,完善合宪性审查、备案审查制度,健全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体系,在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进程中,增强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的统一性与规范性。 增强国家意识:宪法明确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共同体建设的核心目标 增强公民意识:宪法规定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凝聚了共同体建设的团结纽带 增强法治意识:宪法规定各民族一律平等,确立了共同体建设的实施机制 责任编辑:王慧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