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关于改革完善省级财政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措施》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贯彻执行。2022年3月10日关于改革完善省级财政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措施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革完善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21〕32号)和《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科技强省建设的意见》精神,进一步优化科研经费管...
新时代新作为新奉献——恩施州武陵山经济研究会2020年工作综述本刊记者 汪靖 王逆希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州民宗委、州民政局的领导和指导下,州武陵山经济研究会贯彻中央、省、州决策部署,统筹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和调查研究、社科科普及和教育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在恩施州政府第九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选中,州武陵山经济研究会共获评优秀成果19项,其中《贫困山区村...
第 9 期 恩施自治州武陵山经济研究会 2020年12月17日 高山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践与思考——以恩施市板桥镇为例中共恩施市板桥镇党委 恩施市板桥镇人民政府 农业是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抓好农业发...
第 8 期 恩施自治州武陵山经济研究会 2020年12月7日 发挥政策红利 助力脱贫攻坚——恩施州“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实践探索恩施州林业局 “生态补偿脱贫一批”是精准扶贫“五个一批”的重要内容,如何抓好...
第 7 期 恩施自治州武陵山经济研究会 2020年10月26日 【按】《勤扒苦做持续奋斗》这一调研报告,反映的木营村原是一个“困”得“吓人”的村,没有特殊的机遇、特别的项目和特大的投入,也没有大口号、大踏步、大起...
第 6 期 恩施自治州武陵山经济研究会 2020年10月12日 民族地区优化营商环境的实践创新与推进路径研究——以恩施州为例恩施州委宣传部社科联联合课题组恩施州武陵山经济研究会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
第 5 期 恩施自治州武陵山经济研究会 2020年9月30日 用林业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赋能——恩施州林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调查与思考恩施州林业局联合调研组恩施州武陵山经济研究会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
第 4 期 恩施自治州武陵山经济研究会 2020年8月31日 开启劳务协作新天地 打造贫困人口就业金饭碗——杭恩东西部扶贫劳务协作的实践与启示联合调研组 自2016年以来,浙鄂两省及杭恩两地党委、政府深入贯...
第 3 期 恩施自治州武陵山经济研究会 2020年6月2日 加强烈士纪念设施建设与维护刻不容缓——关于恩施州城烈士纪念设施建设情况调查恩施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调研组恩施自治州武陵山经济研究会 建设...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推动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推动民族地区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民营企业责任重大。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关于加强边疆治理、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精...
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族工作提出的重大要求。国家民委组织编写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以下简称《概论》),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等多个维度,系统阐释了何为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何以形成发展、为何必须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如何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等一系列重要问题,是一部指导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的“金教材”,应充分发挥...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民族节庆承载着民族的文化记忆,凝聚着民族的集体意识,是夯实各族人民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场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意识的有效载体,具有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作用。一是民族节庆具有社会互动功能,有利于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民族交往的本质是社会交往,它是实现民族交流、交融的前提和基础。生活在各个村落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互动需要通过参与被赋予某种意义的仪式才能够进一步实...
“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中国与14个国家接壤,有2.2万公里陆地边境线,沿边分布着9个省(自治区)143个陆地边境县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58个边境团场,边疆九省区面积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62%。边疆地区是国家安全屏障的第一道防线,是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的前沿阵地,对整个国家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成效和经验中央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强烈的历史担当和顽强的意志品质,直面党面临的重大风险考验和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总结运用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从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严字当头、刀刃向内,以钉钉子精神纠治“四风”,整治力度之大、制度执行之严、持续时间之长前所未有,刹住了一些长期没有...
民族工作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把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民族问题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鲜明提出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推动党的民族工作取得历...
国家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是边疆治理的底线要求。要牢固树立发展是硬道理、安全也是硬道理的理念,努力实现边疆地区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安全和发展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辩证统一。这种统一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又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安全观,彰显着新时代边疆治理的实践智慧。 安全...
5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洛阳考察时,走进两座重要文化地标——白马寺、龙门石窟。他强调,要把这些中华文化瑰宝保护好、传承好、传播好。洛阳城南,龙门石窟千载伫立,庄重典雅的大佛,跨越时空仍摄人心魄。洛阳城东,白马寺古朴清幽,一幢幢庄严的古建筑焕发新生,讲述着悠久动人的丝路故事。往事越千年,“龙门”“白马”遥相呼应,见证着不同文明、不同民族交流融合,印证着“开放包容是文明发展的动力源泉”的深...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创作体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的文艺精品,讴歌祖国、讴歌党、讴歌英雄、讴歌人民、讴歌时代,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作贡献,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提供强大精神文化支撑,是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使命和价值所在。彰显中华文明特质坚定历史自觉,体现时代纵深。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